1. 芬淘网 > 淘宝推广 > 直通车 > 淘宝直通车猜你喜欢怎么设置?怎么让猜你喜欢流量暴增

淘宝直通车猜你喜欢怎么设置?怎么让猜你喜欢流量暴增

  现在网购已经成为大多数年轻人喜欢的购物方式,现在电商行业竞争也是十分的激烈,相信大家在网购的时候会看到猜你喜欢,这个功能就是根据你所搜索的相关词推出来相关类型的商品。那么淘宝直通车猜你喜欢怎么设置?怎么让猜你喜欢流量暴增?我们下面就一起来看一下吧。

1657183031934473.png

  淘宝直通车猜你喜欢怎么设置

  现在网购越来越火,作为网购平台之一的淘宝,其火热程度就不用再多描述了,现在淘宝平台的竞争十分的激烈,如果店铺的商品能够上猜你喜欢,肯定可以获得更多的流量,直通车猜你喜欢在哪里设置?

  想要被“猜你喜欢”进行抓取,直通车猜你喜欢怎么开,注意以下的几点是至关重要的:

  1)卖家服务质量(动态评分、退款纠纷、投诉维权、处罚等);

  2)商品质量得分(标题关键词图片、描述属性等);

  3)杜绝一切历史违规行为,重点是有虚假交易的行为(即使放出来了,也很难进入“猜你喜欢”的流量池);

  4)人气不错(点击率高、访客多、收藏多、加购多、跳失率低、回访多等维度才有可能被推荐入池;

  5)热销款及新品更容易入池。产品的人气越大,“猜你喜欢”覆盖的人群就越多,也就是说覆盖的人群画像就会更广。所以对于新品来讲,前期能通过老客户做新品优惠活动及直通车、钻展等广告吸引人气的话,“猜你喜欢”就会更容易入池;

  6)利用直通车定向投放这个也是见效最快的方法,对于很卖家来讲并不陌生。在“猜你喜欢”这块,如果宝贝含有HOT标签那就是使用直通车去进行的定向投放,如果想要去获取的话建议单独去新建一个计划,不要跟其他计划混淆在一起,这样方便管理,可以通过设置溢价的方式去获取到这块流量。

  直通车推广怎么提升首页流量

  1、新建一个计划,加满四个创意,PC、无线全开,创意一定要符合投放“手机淘宝首页_猜你喜欢“的要求,加五六十个词,这些词分数尽量7分以上,出价不用高,此时定向推广暂不开启。

  2、进入生意参谋,参考人群年龄、性别、消费金额及成交省份等数据圈定精准人群,建立人群包,溢价300%。关键词获取的流量不是重点,只是为了抓取最合适的人群,也就是通过搜索定向将款式标签池定位精准来提高定向流量的活性。

  这种关键词低出价、人群高溢价的方法可以提高直通车关键词质量得分,非常适合中小卖家前期养词。

  3、关键词流量推广三到四天,这个做法主要是为了将宝贝打上标签,定位精准的人群,同时增加定向能够覆盖的人群。

  4、开启定向推广,加入所有的购物意图定向和访客定向。加入这些就是为了增加所覆盖的人群,最后把“猜你喜欢”的展示位溢价到100%甚至300%,因为宝贝的人群标签已经在前面打好了,因此不用太过担心转化率的问题,一旦坑位产出能够高于行业,就会被手淘首页抓取,进行坑位展示。如果展示期间单坑产出比较高,流量就会暴涨。

  淘宝猜你喜欢怎么推广?

  1、首先安排买手先浏览类似的宝贝,第2天让买手用前一天搜索的词找到宝贝后,点击进入深度浏览阶段,第3天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猜你喜欢进入宝贝页面进行购买,还可以通过直通车定向位置的猜你喜欢进去。还有一些细节主要是不同宝贝不一样,做这些前提是优化好宝贝标题、主图、详情页。

  2、开直通车刷淘宝猜你喜欢流量,通常我们都是限额200元,让买手提前一天打标,把宝贝投放到点击率十名的地区,如何深度浏览宝贝补单,操作完后去手淘首页猜你喜欢的位置找你的宝贝,找到后成交,成交客单价要比生意参谋核心指标中的优秀同行客单价高,最好是做大产值。

  推广需要注意哪些事项?

  1、上下架时间。大家都知道,如今的搜索流量80%是来自综合排名,而80%的买家是通过搜索进入宝贝页面的,每个宝贝当你上架的时候,不管是什么时候,宝贝在7天以后系统会自动将宝贝下架,再重新上架,一个循环。越接近下架的宝贝排名越靠前,掌握这个规律,给你增加展现。

  2、站内推广。使用直通车首要目的就是精准引流、点击率,最终目的是提升转化率。直通车为你的宝贝增加了曝光率,展现在更多的人们眼中。许多卖家会关注生意参谋带来的数据变化,显示上午客流量高峰期在8:30-9:30、,下午16:00-17:00之间,晚上19:00-21:00之间,这基本上符合上班族的日常工作时间,结合宝贝上下架排名靠前的阶段,无形之中给宝贝增加许多流量。

  3、站外推广。站外的投放不比站内,但是站外有站外的优点。站外不像站内关键词点击直接产生扣费,而是通过二跳页的方式进行扣费。

  直通车推广对店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,推广的好流量就会暴涨,在推广的时候也要掌握相关的方式方法,不要盲目去推广,要经常去查看流量的变动。以上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,内容仅限参考和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