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生经常刷b站说明什么 如何在刷内容中地得到有益的东西
提起b站大家第一想法是什么呢,小编觉得提起b站一般都是看动漫的吧,b站一直给小编一种很二次元的感觉。不知道大家觉得呢,那么男生经常刷b站说明什么,如何在刷内容中地得到有益的东西 ,小编带着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。
现在信息越来越开放,但许多人却变得更加封闭了。美国《科学》杂志上有一篇对1000万社交媒体用户进行大数据分析的文章,结果显示:最重要的信息过滤器并不是算法数据,而是自己。毕竟算法是根据自己的选择。
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,一个人很难被社交平台改变,他只会被社交平台固化。很多人手机里同时装了N个社交或内容app,实际上心里是有风格定义的,甚至存在鄙视链。比如快手都是土味吃播啦、知乎是人均百万的装X大佬啦、B站都是低龄键盘侠啦;比如A平台更高级、B平台不入流、C平台骂战多。这类“平台论”其实和“地域论”是一回事。以单一结论去概括所有情况。风气可能有所不同,但不可否认的是,每个平台都有非常优秀的创作者。
我关注的一位知识领域博主,拍学习干货类视频,包括教大家如何有效阅读、如何用思维导图、如何背单词等等。一年左右就有了100万抖音粉丝、20万小红书粉丝,此外她在知乎、公众号等偏文字类的自媒体渠道也做得不错。
按照这两个平台所谓的“主流内容”,她的视频理论上格格不入。却在不同平台遍地开花。决定你在哪个层面的,从来不在于平台,而在于你本身。
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,是自己有没有收获、有没有成长、有没有从优秀的人身上学到些什么,整天纠结社区好不好这类问题压根没意义。
哪怕是学习氛围再浓厚的软件,上面也充斥着不少没有意义的信息,也有无数人迷失其中,步步堕落。
哪怕是娱乐氛围再浓厚的社区,有些人照样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打拼出一方天地。
如果真的刷刷软件就能摧毁一个人的价值观,最大的可能性是:他原本就没有成形的价值体系。
有阵子网络流行抨击“奶嘴乐”现象。
大意是,贫富差距越来越大,于是20%的精英给80%的大众提供大量娱乐和游戏,就好像给他们塞上奶嘴,让他们丧失思考能力,以化解他们的不满情绪,慢慢适应和接受现有的生活状况。
不少人纷纷论证这条“ 理论”,痛斥游戏、短视频、肥皂剧、流量综艺的危害性,低成本的快乐导致人们的大量时间被占用,甚至把它们理解为是富人对穷人的控制手段。
但对有些人来说,不玩游戏、不刷视频,他们真的就会去学习成长、去努力挣钱吗?
不会。
你戒掉抖音,可能只会跑去打游戏;
你戒掉打游戏,可能只会去刷微博;
你戒掉刷微博,可能只会去刷朋友圈。
不是因为有了那些所谓的娱乐项目,才导致你迷失其中。而是你追求的本来就是低成本的即时满足感,才迷恋上了那些娱乐项目。
无论怎么戒,都会本能去找另外一个同类型的东西替代视频软件or游戏到底会不会耽误学习?
这取决于,你到底想不想学习。
想学的人,会把游戏当做轻松的精神spa,团战一把回血后再继续学习;不想学的人,你就算把抖音快手B站知乎微博游戏全部灭了,强迫他们拿着书他们也会放空的。最后还告诉你,是那本书写得不好,导致他无法学习。
人性有一种归因外界的天性。很多人认为都是由于某某东西,浪费了自己的宝贵时间,毁了自己的价值观。
然而这世上有个亘古不变的法则:
我弱彼强,我强彼弱。
你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就越容易被外界打乱节奏。
如何从刷内容软件这件事中,尽可能多地得到有益的东西?
1、有思考
一是懂得筛选,二是多问几个为什么。
网络上大家各抒己见,表达的只是个人观点,不是答案。
就像网上经常有30岁之前一定要有多少钱、25岁之前一定要谈几次恋爱、内卷注定让年轻人堕落等内容,假如你照单全收,分分钟就被摧毁三观。
要不就被同观点的信息一而再、再而三地固化原有想法。
美国心理学家威廉·詹姆斯说过:“很多人以为他们在思考,其实他们只是在重新排列自己的偏见。”
只有思考,才可能有判断。没有习惯性思考,人的思维永远只停留在表面,看到的世界也是单一且表面的。
2、多输出
我有个习惯,刷公众号或内容平台,看到有意思的观点或内容都随手记录,或者作为文章素材,尽量输出些什么。
当然未必是写文章哈。
发朋友圈聊几句看法、打开备忘录写几句心得、在留言区提出建议和观点,或与博主互动。
纯输入,是消费者;
有输出,是生产者。
角色转化一下,你看待事情的角度就会发生明显变化。因为这是一种将碎片知识,以低门槛方式逐渐形成系统化的方法。
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:“整体大于部分之和”。
3、好好放松
不是说非得时刻抱着学习的目的,那不现实也过于残忍嘛。
娱乐时就放松地娱乐,友好互动。这话听着像废话,可有些人特别喜欢与人争论对错,或是抓住一个细节拼命放大、参与骂战、自以为旁征博引地冷嘲热讽,吵个几天几夜,除了一肚子气,啥都没有。
互联网虽然是个虚拟化环境,但要知道——言即肉身。恶语说多了,身上多少会沾染上恶人的气息。
好好说话,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网上冲浪,它都是让你获得正面能量的大前提。
最后小编觉得在信息海量的今天,无论科技如何发达,选择去看什么、去吸收什么的权利,终归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。不想被五花八门的观点牵着鼻子跑,就需要学会判断与筛选信息,再独立思考后吸收消化。娱乐不会毁掉你,软件不会带节奏,平台不会给答案。